灰钙土作为一个独立土类,是原苏联学者C.C.涅乌斯特鲁耶夫(Hеуструев)1980年在研究了中亚锡尔河旧奇姆肯特地方的土壤后首先提出的,认为是一种地带性土壤。
苏联学者A.B.罗扎诺夫总结了近50年俄罗斯和原苏联土壤学家对中亚地区所进行的土壤研究,于1951年出版了名著"中亚细亚灰钙土"。
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灰钙土的成土环境及形成过程吧。
一、成土环境
1.淋溶表聚交替进行。漠土的形成是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情况下发生的,形成溶性物质的表聚作用,但由于灌水,既满足了作物生长发育需要的水分,也不断形成物质向下淋溶现象。如碳酸钙,可溶盐类有淋移趋势,脱盐淡化明显;粘粒也有随水下移的情况。
2.灰钙土分布区的地貌以黄土丘陵与河谷高阶地为主,部分为低山,鄂尔多斯高原西部多为缓坡低丘。地下水位一般很深。成土母质以黄土及次生黄土为主,部分为洪积冲积物质。植被为干旱草原,以多年生旱生禾草,强旱生小半灌木及耐旱蒿属为主,植物种类随降水不同而有差异。
二、形成过程
1、弱腐殖质积累过程:由于灰钙土是荒漠草原的地带性土壤,地面植被以灰钙土半灌木蒿属植物为主,其腐殖质积累过程已明显减弱。但由于其具有季节淋溶及黄土母质特点,其腐殖质染色较深,腐殖质层扩散而不集中,一般可达50~70cm。
2、CaCO3在土体中的移动与聚积:灰钙土的水分状况比较干旱,在西部地区的降水分布比较均匀,加以黄土母质的特点,所以CaCO3在剖面中分布曲线表现平缓,一般在剖面30~50cm处能观察到假菌丝状的CaCO3聚积。
3、剖面形态:灰钙土特点为剖面发育微弱,但仍可见结皮层、腐殖质层、钙积层及母质层等。灰钙土典型剖面如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