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为大家分享一下黄绵土的基本性质,话不多说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
1、剖面形态
黄绵土的剖面为A-C土体构型。在自然植被下,具有有机层,厚度10~30cm,颜色为灰棕色(风干土10YR5/4)或暗灰棕色(风干土10YR3/3),粒状、团块状结构,其下为母质层,稍有碳酸钙的淋溶淀积。通常林地比草地有机质层厚,有机质含量高,颜色暗,结构发育好。
在耕作条件下,黄绵土因侵蚀较强,耕层比较薄,一般15cm左右,有的陡坡耕地不足10Cm,颜色为淡灰棕色(风干土10YR6/4),碎块状结构,耕层以下为黄土母质层,但在塬地、川台地和久耕梯田,略有犁底层发育。
2、物理、水分性质
黄绵土的颗粒组成以细沙粒(0.25~0.05mm)和粉粒(0.05~0.005mm)为主,约占各级颗粒总数的60%左右,同一剖面各层颗粒组成变化不大,仅表层因侵蚀、坡积、耕作、施肥的影响稍有差异,但地域性差异显著,由北向南,由西向东沙粒含量递减,粘粒含量逐逐增加,这与黄土颗粒组成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一致的。
黄绵土颗粒主要由0.25毫米以下的颗粒组成,细砂粒和粉粒占总量的60%。物理性粘粒约26~30%,粘粒只占12~14%,土壤粘粒含量呈南高北低的趋势。
但同一剖面各层质地差别不大,仅表层因受侵蚀和沉积影响而略有变化。耕层容重在1.0~1.2克/立方厘米,总孔隙率50~65%,通气孔隙最高可达40%;透水速度大于0.5毫米/分钟。
有效水量高,最大吸湿水为3~8%,凋萎湿度3~10%,田间持水量20~28%,2米深土层内可蓄有效水400~500毫米。丰水年份或加强蓄水保墒措施后可获较好收成。
耕性好,比阻小(0.23~0.25千克/平方厘米),适耕期长,雨后能立即耕作。土色浅,比热小,土温变幅大,早春作物返青早、成熟快,易发小苗。
黄绵土疏松多孔,容量小,耕层容重一般为1.0~1.3g/dm2总孔隙度55%~60%,通气孔隙最高可达40%。黄绵士透水性良好,蓄水能力强,有效永范围宽,透水速度通常大于0.5mm/s,每个时渗透量为50~70mm,下渗深度可达1.6~2.0m,2m土层内可蓄积有效水400~500mm,田间持水量为13%~25%,凋萎湿度3%~8%,土壤有效水含量可达80~170g/kg,不同地形部位特别是坡面对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较大,阴坡蒸发较弱,水分状况优于阳坡,一般比阳坡土壤水分含量高15~30g/kg,相对高200g/kg以上。
黄绵土多处于温带,加之质轻、色浅、比热小,因而土温较低,变幅大,属温性-中温性土壤,一般阳坡高出阴坡1.5~2.5℃。坡向对土壤水热状况的影响,对黄绵土地区的作物布局、播种时间选择以及出苗生长状况都有重要的作用。